瑞诗凯诗:流浪者


学习是一辈子的课程,而找到一个好的场所更能利于学习,瑞诗凯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场所。每个人的步伐都缓慢悠哉,没人为了生活或工作而 奔波,大家都因陶醉于现在而更显得自在。涌入这座小镇的游客无非是学习冥想瑜伽,或纯粹为了抵至心中的静谧田园。街边到处贴着瑜伽修炼班的广告纸与布条, 瑜伽爱好者要在众多学院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老师确实稍有难度或需要些时间,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在这里逗留许久,以跟随喜欢心灵宗师学习瑜伽。

在这个瑜伽之都,到处都能望见苦行僧。苦行僧是禁欲者,他们视身体为臭皮囊,尽量把生活物质降到最低程度,透过冥想,瑜伽,苦行,禁食来摆脱轮回之苦和追求 心灵的至高无尚精神。在印度,大多数苦行僧喜欢留着厚长的髭须与头发,一身长丝袍,赤足并背着简单的行囊,手上拿着象征神婆神的拐杖和化缘的钵,白天在恒 河边苦修行或行施,夜晚卧躺在凳子或在空旷地上。这一群苦行僧直令我肃然起敬,内心需要很强的意识力与毅力才能卸下红尘而终身投入精神世界,心灵在苦行中 渐渐被洗礼,进而达致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人总得到达一个点,才开始领悟整件事情赋予的意义,苦行僧的修行也是如此,他们持着初步的信仰慢慢放下改进,也只 有他们亲自了解到脱离尘世后所带来的巨变。

通往瀑布的羊肠小道能望见诸多的山坡帐篷建塔在途中。一户家一个帐篷,帐 篷边缘用大石子压着以不让大风使到它摇摆不定。未能想象如果大风暴来临,他们的家肯定会在一夜之间被摧毁。小孩裸着身子在蹦跳着,父母则露出灿烂的笑容。 邻舍之间互相往来,大人与孩童的嚷叫声历历在耳,不像城市高楼之间的寂然无声。他们虽然没有个稳固的家居构造,然而幸运却洋溢在大家的心中。

夜色开始迷漫,那些苦行僧与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又开始回到他们的入寝,黎明的曙光退去,夜晚不再属于他们,在幽晦的暗角下,他们唯有闭上双眸进入梦乡, 祈祷第二天晨光的再次降临。他们虽然每日风餐露宿,但表面看似比凡人坚毅,他们的心中一定是恪守着巨大的信仰才能延续着这样的生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